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我国建立“野生稻种质库+种质圃+原生境保护点”完善体系 第五届全国野生稻大会现场!

我国建立“野生稻种质库+种质圃+原生境保护点”完善体系 第五届全国野生稻大会现场

时间:2025-05-12 01:34:16 来源:星途驿站 作者:百科 阅读:500次

我国建立“野生稻种质库+种质圃+原生境保护点”完善体系_南方+_南方plus

野生稻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蕴含丰富的原生抗病、抗虫等优异基因,境保在水稻育种改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护点5月9日,完善第五届全国野生稻大会在广州开幕,体系全国各地水稻种质资源专家齐聚,国建交流研讨野生稻种质资源研究的立野最新进展和创新利用。

第五届全国野生稻大会现场。生稻

第五届全国野生稻大会现场。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刘耀光分别就水稻杂种不育、育性恢复和种业创新与粮食安全等作主题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科学院相关领导,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相关领导参加开幕式。

野生稻种质资源是水稻育种的物质基础。我国曾先后于1978~1982年、2002~2013年开展了两次全国性野生稻种质资源调查,共收集野生稻种质资源约2.4万份。目前,我国已建立起野生稻“种质库+种质圃+原位保护”的完善保护体系,收集保存的野生稻种质资源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在野生稻调查收集、原生境和异生境保护、鉴定评价、种质创新、共享利用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绩。

刘旭指出,在保护好野生稻资源的同时,更要科学系统地对野生稻资源进行精准鉴定和深入评价,有针对性地为水稻育种和相关研究工作服务,发挥野生稻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和生产中的作用。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处长黄宏坤建议,应全面提升科研人员的保护意识,依法依规保护野生稻资源,加强对野生稻种质资源对外交流交换的管理,防止野生稻种质资源流失。

万建民表示,野生稻对水稻育种和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水稻研究走在世界前沿,未来要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一步扩展野生稻研究的广度深度,深入挖掘野生稻中蕴含的抗虫、抗病、优质基因,为水稻育种提供优异基因资源。

广东是国内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与创新利用最早的省份之一。目前,来自省农科院水稻所等单位的水稻育种家正利用广东丰富的水稻种质资源开展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及智能化管理、野生稻原异位保存、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优异种质创制及育种应用等研究工作,以期为我国水稻育种事业发展提供新的重要的基因资源。

在刘耀光看来,广东水稻育种长期走在全国前列,在种质资源挖掘利用、基础研究、生物技术创新、重大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今后要进一步加强保护利用野生稻,创制更多优异种质资源,培育更多更好的新品种。

本次大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育种研究中心承办,将持续至11日,多位水稻种质资源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将开展学术报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并围绕野生稻种质资源的保护、水稻驯化、多组学研究和野生稻种质资源的育种利用等方向,全面深入地探讨野生稻的最新研究进展。

【来源】南方农村报

【记者】张植宏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创新“四员”服务模式,以奋战一季度开局——和龙市工业经济交出亮眼答卷
  • A股延续强势沪指收涨0.41% 高送转表现亮眼
  • 借壳上市成功率下降 两大行业借壳案例较多
  • 新三板“转板” 三类股东问题受关注
  • 2023年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将启动
  • 2016年A股IPO数量创5年新高 募资同比下降5.48%
  •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提醒股份制银行与大股东划清“楚河汉界”
  • 沪指报收3157.37点 涨0.54% 次新股表现亮眼
推荐内容
  •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
  • A股新年首个交易日迎“开门红” 沪指涨1.04%
  • 两市震荡沪指跌0.3% 两桶油概念领跌
  • 沪指五连阳 沪指涨0.21%报3165点
  • 收评:沪指窄幅震荡微涨 两市成交额仅6000亿
  • 沪指跌0.74%下探考验3200点 权重股低迷